站点导航
南京理工大学专接本报名官方网站
自考本科 / 专接本招生官网

【强国“理”担当】朱平:铸大国重器,绘深蓝梦想

2024-05-08
【编者按】在7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南京理工大学始终传承“哈军工”优良传统,坚持“工程精英、社会中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了一大批两院院士、将军和治国栋梁等知名校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为了进一步发扬南理工精神,彰显南理工校友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刻苦攻关的坚韧意志、勇立潮头的创新能力,党委宣传部特推出“强国‘理’担当”栏目,通过展现部分校友的奋斗历程,号召广大师生校友携手共进,共同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第一期刊发《朱平:铸大国重器,绘深蓝梦想》。
“大国重器,先进制造,他带领团队在我国船舶工业相关领域实现‘零’的突破;创新试点,先试先行,他带领初创船舶企业在渤海之滨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奋斗为笔描绘造船人的深蓝梦想,以拼搏为墨谱写制造强国的时代之歌。”这是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南京理工大学2003级校友朱平的颁奖词。
1984年出生的朱平现任中船(天津)船舶制造有限公司(简称“中船天津”)党委书记、董事长。2003年,朱平考入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2007年本科毕业后,他进入当时全国第一大造船厂——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大连造船”)工作。从调试员到项目经理、生产管理部副部长,朱平以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干劲儿一路成长为中船天津董事长,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绘就了属于造船人的深蓝梦想。
勇挑重担,攻坚克难
 
因为从小就对机械制造感兴趣,所以朱平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经过不懈努力,2003年,他如愿考入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开始了他的追梦之旅。在南京理工大学,朱平不仅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更将“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铭记在心,化作他追逐梦想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毕业后,朱平从大连造船的一名见习调试员开始做起,满怀热情,踏实奋进,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项目管理骨干,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承担并完成了一系列重要任务。
 
2017年9月,朱平担任大连造船生产管理部2-1船坞第一/第二项目组项目经理。面对建造产品船型多、生产技术准备不好、生产负荷增加等挑战,他带领团队迎难而上,到2018年上半年,成功完成了C20K-1/2船两艘船的交船任务。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标志着我国船舶工业在2万箱集装箱船的设计、建造上实现了“零”的突破,使我国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进入世界第一方阵,更大大增强了我国船舶工业在国际船舶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面对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朱平非常注重项目管理的科学方法和精益求精。他精心编制各阶段的生产计划,制定定期工作目标,确保项目顺利进行。他带领团队提前策划、积极沟通,确保试航出港前完成所有压载舱强度试验的策划。他不断优化调整试验项目,以小时为单位制定每个试验项目的时间,确保试航周期的有效缩短。他敢于直面困难和挑战,以开拓创新的拼搏和敬业精神,带领项目团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优异成绩。
探索创新,无惧挑战
 
“船舶行业是技术密集型、人员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重工行业,是真正的大国重器。”朱平说,造船需要有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和持续不断的创新。深受南理工校风中“创新”精神影响的朱平始终保持着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敏锐嗅觉和探索精神,推动船舶建造技术的不断进步。
 
数十万吨级的巨轮一片桨叶就有十几米长,船的螺旋桨要通过一个三级大轴再连到主机上,推动巨轮前行。建造者要做的事,是既要能玩得转几十米的钢铁“大块头”,还要能做“绣花”的精细活。朱平说,桨叶里有大学问,“轴承和轴瓦之间的间隙,是用头发丝来数的,偏差都是毫米级甚至微米级的。”大螺旋桨的制造曾是决定我国能否造出大船的一个关键技术。桨的设计曲度要能尽可能产生最大推力,保证强度的同时又减轻重量。“而现在,”朱平说,“如果业主需要,可以基本实现超大型巨轮的完全国产化建造。”
2018年11月,大连造船建造的30.8万吨原油船系列船之一“凯力”轮命名交工。这是大连造船自主开发的新一代节能环保型超大型油轮,是我国首艘安装翼型风帆的大型船舶,作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首次建造工程难度大,技术含量高。朱平带领团队对建造、总装工艺进行了大量研究,先后攻克了桅杆高硬度耐磨板焊接、不锈钢方管弯曲成型,桅杆内外滑道加工等数十项关键工艺。在交船后验证结果表明,最终风帆试验达到预期结果,风帆整体运转正常,证明翼型帆方案助推大型船舶效果显著,计算可节约每日燃油2吨左右,不同航速下主机功率节省10%左右。
 
朱平带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和研发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多次牵头完成智能船、翼型风帆系统、20000箱级集装箱船高效建造技术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带队完成智能VLCC(Very Large Crude Carrier,超大型油轮)、风帆助推VLCC、绿色生态VLCC等多船型世界首制建造。这些成果的取得不仅提高了我国船舶工业的技术水平,更为我国在国际船舶市场上赢得了更多的话语权。
挺膺担当,强国有我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造船国,正在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迈进,一代代奋斗者绘制的蓝图正在逐一实现。
作为中船天津的年轻“掌门人”,朱平不仅是一位技术精湛的工程师,更是一位成功的领导者。他深知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团结一心、协作共赢,才能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在项目管理中,朱平注重发挥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善于沟通协调各方资源,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功交付。他还注重团队文化的建设,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在朱平的带领下,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8岁的团队,站在拥有“中国速度”的国家发展巨轮上,以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我国船舶工业快速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中船天津正式运营至今仅两年多时间,就已成为北方最重要的民船总装建造基地。公司2023年实现产值23亿,2024年计划实现产值46亿元。朱平目前手里的船舶订单已有28艘,订单金额近300亿元,造船计划已排期至2028年。
“我们大国,要有大船!”这位从南理工校园走出的青年人,正带领中国“最年轻”的造船厂,跑出每年增加20亿元产值的“加速度”。他深情寄语在校学子,要珍惜在校的时光,真正潜下心来并能够潜得更深、更久,始终坚持和弘扬“进德修业,志道鼎新”的精神和品格,早日练就一身报效国家的真本事。“长虹万里,好风正劲,祝各位学弟学妹怀揣梦想,奔赴各自的星辰大海,一路风景、一生芳华!”

联系人:梁老师

手机号:15895982308(微信同号)

首页 电话 添加微信 在线报名 录取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