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建设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高质量培养涉外知识产权法治人才,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签约启动仪式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学术研讨会今天在南京理工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以“涉外知识产权法治人才协同培养”为主题,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人民检察院、江苏省委依法治省办、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知识产权局等单位及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企业与高校的相关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现场,举行了共建协议签约仪式。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李红建,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李强,分别代表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与南京理工大学,签订共建协议。下一步,学校将扎实做好基地的建设工作,打造“30+x+x”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我们已经完成了基地实验班学员的遴选工作,他们来自于南京理工大学法学本科专业,知识产权创新实践班,第二学士学位的本科专业,以及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下一步,我们将优化课程培养体系,打造一支优秀的涉外知识产权教师队伍。同时,建设一批实习基地,为江苏省培养一批高水平的涉外知识产权法治精英人才。考虑在本科生的基础上,做好本硕衔接,同时,面向知识产权领域的涉外专业人员。打造30+x+x培养课程,用微专业加微课程,培养更多涉外的知识产权法治人才。”戚湧说。
南京理工大学青年教师赵鑫鑫博士说,中国走向世界、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步伐不会停歇,并且伴随近年来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交流的持续深入,涉外法治人才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人才支撑。南京理工大学作为教育部、国家依法治国办首批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中唯一入选的知识产权特色高校,为同学和老师们提供了广阔的探索和发展平台。愿与同学们一起见证国家法治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无限可能,期待同学们在国际舞台上绽放青春。
